Search


《浮萍女性:婆家、娘家,何處是我家?》


摘錄:「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浮萍女性:婆家、娘家,何處是我家?》


摘錄:「原來,在觀念裡只把兒子當自己人看待、媳婦算外人的,不單單只有公公婆婆,還有媳婦自己的父母。或者該說,在父權社會下,很多父母都長這個樣!這話雖然殘酷,卻也真實到令人想哭。」


文化,就像加在我們身上的的隱形枷鎖,內化成我們的思維。例如:在很多台灣家庭裡,「婆婆」與「媽媽」的角色也曾是文化受害者!初為人媳、被壓迫時需要合理化自己的處境,以降低焦慮,所以容易不自覺扭曲自己的認同、內化成「我會被這樣對待,是因為這才是對的、好的媳婦形象,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,以後我也要這樣要求我的媳婦」,等到有一天媳婦終於熬成婆,真的上演「女人何苦為難女人」的劇碼,但這劇碼背後的導演與編劇,其實不是女性,而是「父權文化」。


完整全文>>


Tags:

About author
諮商心理師/資深輔導教師,從事青少年輔導工作近20年,並長期投入性別、家庭與婚姻系統、權力議題領域。堅信:「好的教養,是孩子一輩子的養分」;「父母幼時的傷痛若經療癒,是孩子的福份」
陳鴻彬諮商心理師/資深輔導教師,堅信:「好的教養,是孩子一輩子的養分
View all posts